12月3日上午10时,由我院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学系主办的“音乐学论坛”在古琴馆再度开坛,东邦音乐大学国际交流部主任、特任教授薛罗军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音乐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的讲座。


      论坛由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音乐学系主任周耘教授主持。周耘教授首先对薛罗军教授的求学经历进行了简单介绍:薛罗军于中国音乐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就读于日本东京东邦音乐大学,师从日本著名学者山口修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本场讲座以薛罗军教授多年田野经验反思及感悟为切入点;以留日深度研学获得的理论学习资料为依托;以日本音乐综合性研究机构为实例来贯串。

     讲座伊始,薛罗军教授分享了伍国栋、沈洽等前辈学者针对田野工作给出的一些意见和经验,以此来告诉现场师生,早年间学者受到自身文化背景、专业素养、器材设备上的限制,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去做田野考察不可能得出较为全面的调查资料。薛罗军教授还举出了一些田野调查的具体实例,继而引发他接下来想要论述的日本相关机构音乐研究注重综合性的实例和举措。



      薛罗军教授在介绍日本节奏协会组织时提到,“这里说所的节奏是一种宏观概念,并非仅局限于音乐,而协会中的成员有不仅有音乐家还有科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等。”第二个实例是设立在日本东京学艺术大学的“九学会联合会”,内有心理学、社会学 、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语言学、人类学、地理学及东洋音乐学,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协同进行研究,因此取名为“九学会联合会”。这一组织在不同文化背景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对日本奄美大岛等地区的调查研究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和数据,因此也确保了调查报告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随后,薛罗军教授从异文化的文化价值引入,对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进行了详细介绍。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于1974年建成,坐落于日本大阪近郊万国博物会纪念公园,占地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博物馆内部收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文本资料以及音像数码资料。同时也介绍了日本的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前者包括世界各地的资料,后者主要存放日本国内的资料。薛罗军教授的细致讲解对音乐资料的收集以及田野调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最后,薛罗军教授从音乐文化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社会维度、相关制度、历史过程、个人创造)以及音乐文化研究的综合性进行叙述,期间与同学们分享了许多田野调查中的故事,并展示了大量的田野记录视频和前辈学者的调查研究成果,如《世界民族音乐大系》、《天地乐舞》、《阿富汗音乐》等视频资料。他呼吁同学们在今后的田野调查中要尊重民间习俗、尊重传统,求真务实,站在客观的角度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

      在回答问题环节,薛罗军教授强调田野调查中要详细记录调查对象的身份;要设法获得真实、自然、成果;引用资料要有根据,加强可信性。

      周耘教授对薛罗军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在研究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单一学科并不能将某一音乐文化事项完全解读清楚,因而很难实现全方位的研究。本次讲座对大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启示意义,薛罗军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赢得了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原文链接:http://yyxx.whcm.edu.cn/info/1004/2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