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完美落幕!音乐会上,国家一级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刘沙等为观众献上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视听盛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在近两个月的展演期间,带来了26场高质量的音乐会,演出场地横跨粤港澳三地,累计音乐会入场受众人次超过17000名。明年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首届中小学音乐节。
中央民族乐团指挥现场坐镇
音乐会上,国家一级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刘沙,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香港演艺学院杨伟杰,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孟晓旭作为音乐会表演嘉宾参与演出,为观众献上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视听盛宴。
闭幕式音乐会与11月4日的开幕式音乐在节目设计上遥相呼应,寓意着粤港澳所属海洋文化中的“开放、创新、合作、包容”等特点。如本场闭幕式音乐会中饱含岭南风味的民族管弦乐《荔枝红》、富有广东潮汕沿海文化特色的乐曲《粤之海》、新潮州锣鼓乐《佛跳墙》以及体现澳门地区多元文化色彩的民族管弦乐《澳门随想》均具有浓厚的粤港澳文化特色;而二胡协奏曲《人生合适》以及民族管弦乐作品《唐响》则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累计音乐会入场受众人次超过17000名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在近两个月的展演期间,来自不同地区的数百位艺术家及演职人员,分别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为大家带来了26场高质量的音乐会,演出场地横跨粤港澳三地,包括星海音乐厅、广州大剧院、深圳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荃湾大会堂演奏厅、香港演艺学院演艺剧院、澳门理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以及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等,演出团体不仅涵盖粤港澳地区,更联合了法国里昂音乐舞蹈学院、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累计音乐会入场受众人次超过17000名。
本届音乐季,表演形式多样,基本涵盖了独唱、合唱、独奏、重奏、室内乐、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歌剧、舞蹈等,它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平台,以音乐艺术为纽带,加强对外交流。音乐季吸引了国际顶尖乐团和音乐家来进行专业交流,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各种不同音乐文化的沟通。
明年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首届中小学音乐节
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表示音乐是世界性语言,它不受国界和体制的影响,他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音乐季是通过音乐这种艺术的载体,推进一国两制的事业发展和促进粤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特别是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民心相通方面会发生发挥独特的作用。”蔡乔中告诉南都记者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来在音乐艺术上将必然的走向一体化。
为响应国家部署,星海音乐学院于去年12月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艺术与发展联盟。谈及联盟未来规划,蔡乔中说:“明年联盟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首届中小学音乐节,并将会联合粤港澳三地所有的中学、小学,还有一些青少年的普及的音乐的工作。”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艺术与发展联盟未来将主推三个品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音乐节。